今日是父親節,兩年前的今天,莫拉克颱風肆虐南台灣。在八八風災兩周年前夕,馬英九總統特別南下訪視重建區,夜宿屏東縣瑪家鄉禮納里永久屋,並提醒民眾面對天然災害,最重要的是預防、滅災和離災。
此外,在最新的治國周記中,馬總統也邀小林村災民與國人分享災後重建的心路歷程,肯定小林村的重建,從絕望到產生希望,他也不忘強調,政府從八八水災學到最大的教訓是災前預防,其次是減災,讓每位居民在災難來的時候,可以有條不紊的知道避難所在哪裡。
從最近馬總統對於八八水災發表的言論,不難理出他堅持「災前撤離」的重要性,但他的理解和所謂的「教訓」,是否真的做到正確認識?身為國家領導人和三軍統帥,如果他的理解和認識是「偏知」的,那很有可能影響到政府整體救災體系的運作能力,也很難說政府已從八八水災學到寶貴教訓。
我們在上周社論就已指出,「災前撤離」是政府面對災難必須的認知與作為之一而已,更重要的是「災初應變」。很簡單的道理,台灣可能面對的災難,不只颱風一種,試問類似九二一和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等災難來臨時,就無法貫徹「災前撤離」。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強震發生於一時四十七分,國軍部隊不待命令投入救災,衡山指揮所立即於二時卅分下達救災命令,但八八水災時的國軍不知要往哪裡救,主要因為災難資訊不明。
不要忘了,八八水災時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被批「彷彿無政府狀態」,因為政府救災單位只會依據其內部程序辦事。民眾是一手向一一九報案,另一手向媒體求援,然而耗資近十五億元建置的防救災緊急通訊系統竟是:一一九電話滿線不通、衛星行動電話幾乎完全失靈。值得再三反省的,當時對於災情掌握和資訊流通,政府機構遠遠不及新聞媒體、公民記者與私人部落格,迄今已兩年,不知政府這方面能力長進了沒?
以民間組織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所建立的「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」來說,它是藉由資訊志工的結合,透過推特、噗浪、GoogleWap等網站蒐集和發布災情及災區物資需求,而且應台南縣、高雄市、屏東縣等地方政府之邀,進入協助災變中心。號稱電子化的政府,其救災體系和網路世界原是不銜接的,在這塊新媒體領域裡的危機溝通,不再只靠幾個少數重要的幕僚與發言人支撐,而是「多對多」的訊息交流過程,不知迄今兩年,政府是否已對此專業人力建制補漏洞了沒?
從八八水災和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兩個案例,都可知道災區受到自然力量破壞,可能形成與外界隔絕情形,如何在第一時間建立有效通訊,取得災區正確資訊,確為防救災的首要工作,美軍對此稱為「狀況覺知」。如果馬政府對此方面無法覺察和認識,那真難保八八水災的慘痛經驗不再重演。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808/128/2wgs8.html
留言列表